close

礁溪京城戀泉 http://1688.qkgo.tw
花蓮磨菇小棧 http://mogu.love520.tw
艾米尼亞溫泉湯宿 http://www.mark1688.tw

 

 

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近年人數大增,醫師指出,不只電腦族會罹患「滑鼠手」,重複使用手腕率高的族群,包括機車族、家庭主婦、早餐店員、農夫等,都是高危險群,嚴重時連機車油門或車子方向盤都無法轉動,甚至影響行車安全,醫師教導2種簡易檢測法:雙手手背相對互貼10至20秒,會麻痛就要就醫;或以手指或小槌子敲打手腕處,若有觸電的感覺,也要趕緊就醫。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連宮瑩表示,一名50歲經營早餐店的老闆娘求診,主訴雙手麻痛約1年多,近1個月症狀愈來愈嚴重,晚上睡覺時常被麻醒,且手掌會有抽痛、針刺感等不適,騎機車時,一催油門,右手就麻到不能動,常需要半途停下來休息。1名29歲早餐店邱姓老闆娘也說,因為天天要切菜、煎蛋餅、蘿蔔糕等,只要一工作就痛,前往就醫才發現,自己也是「滑鼠手」,動手術才緩解疼痛。連宮瑩說,腕隧道症候群的成因是正中神經在通過腕隧道時受到壓迫而產生的疾患,即重度重覆使用腕部者,易使腕隧道空腔口徑變小,擠壓到正中神經,產生手掌麻木和抽痛的症狀,若病變到中後期,支配大姆指外展的魚際肌肌群就會萎縮,而影響到姆指屈曲和外展的動作,該名50歲早餐店老闆娘因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經轉介到神經外科進行手術,將橫腕韌帶切開,打開腕隧道,使正中神經壓迫獲得緩解,才解決困擾她已久的痼疾。連宮瑩說,很多人以為不是電腦族群就不會有「滑鼠手」,是錯誤觀念,如早餐業者一再使用手腕煎蛋餅、糕餅,另採果、採茶、除草的農夫、木匠、裝配員、機車族等族群手腕也一再使用,而家庭主婦用手腕擦地板、切菜,都是高危險群,在門診中也常見到,且腕隧道症候群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主要還是電腦族群,女性患者多於男性,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懷孕的婦女、糖尿病患者、洗腎患者、肥胖或代謝功能異常者、類風溼性關節炎、創傷或腫瘤患者。連宮瑩說,重覆性腕部的工作者,一定要讓腕部適時休息,藥物治療大部分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或緩和神經性疼痛藥物,局部注射類固醇也有很好的症狀緩和效果,也可使用副木來固定手腕,減少腕部的活動,降低局部發炎反應,若再無法緩解,就只能手術治療,他呼籲,手腕有痛麻的症狀就要馬上就醫,若拖到出現肌肉萎,即使接受手術治療,恢復的狀況也不會太好。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k560403 的頭像
    mark560403

    mark560403的部落格

    mark5604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